【“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系列报道】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教师团队
发布日期:2025-09-08 点击量:编者按:齐齐哈尔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中国足彩在线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和改革的典型代表,是践行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的典范。学校推出第四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系列报道,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国足彩在线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广大教师要积极向“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习,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科骨干和人才培养中坚,在现代化龙江建设中,谱写齐大新时代美好的新篇章。
2025年8月,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教师团队入选学校第四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背景下,团队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立足边疆教育与产业需求,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融入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凭借坚定信念、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成为边疆高校专业团队标杆。
一、守边疆践初心,铸师魂担使命
团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先进教育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扎根边疆一线,为国家化工与制药领域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成员,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张树军、省新长征突击手李金龙、省师德先进个人贾丽华与李莉等楷模。2024年,团队所在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集体”,彰显过硬师德与育人水平。
二、育新人传薪火,强专业谋卓越
团队秉持“勤于思索、勇于实践、甘于奉献、以身作则”育人理念,贯穿立德树人于教学全程,兼顾专业知识传授、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价值观塑造,融合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改革,近三年学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30%以上。 专业建设成果丰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所在教学团队获“化工类省级教学团队”等称号;应用化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成省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平台。团队创新“四模块式”化工本科生培养模式,探索“集成优化建设”师资策略,成效良好。近五年,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2项,获省教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部分成果省内外推广;3人获评省教学名师,建成国家一流课程2门、省级6门。团队搭建竞赛与实训平台,支持学生参与高水平赛事。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指导学生连续16年晋级决赛,累计获全国一等奖1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2项,省级105项;指导学生获批科研与创新创业项目232项,2名学生参加全国学术交流年会;承办东北区赛2次、省级竞赛2次,育人成果获高度认可。
三、研问题破难题,创佳绩助发展
团队立足哈大齐工业走廊优势,紧扣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聚焦精细化学品研发等领域攻关,获多项实用科研成果。近五年,团队科研成果丰硕: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20项,发表论文800余篇(含SCI收录4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57项,为产业创新提供支撑。平台与梯队建设成效显著,新获批4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工业催化等多个团队获省、市领军人才梯队称号,“汉麻(工业大麻)精深加工及检测关键技术学科”获批省优势特色学科,巩固了区域特色学科领先地位。
四、产学研促转化,践责任惠民生
团队坚持“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发挥专业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服务黑龙江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彰显高校社会责任。技术成果转化方面,渣油乳化剂在大庆联谊集团规模化应用,提升企业效益;脱硝催化剂在山西焦化厂推广,助力大气污染防治。围绕工业大麻产业,牵头组建检验中心,与省公安厅合作完成181个样品检测;与多家企业合作,提供全链条技术咨询,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团队成员多人担任行业学会职务、期刊编委等,长期为国际期刊义务审稿,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与行业认可度。
五、聚合力强队伍,谋长远共成长
团队坚持党管人才,打造职称层次高、学历优、结构合理、创新强的教师队伍,现有59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21人、讲师6人,57人具有博士学位。 团队带头人赵冰教授,任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等职,以奉献精神与专业能力引领团队发展,形成良好氛围。为保障长远发展,团队制定规划,建立老中青“传帮带”机制。近年,10名青年教师获批青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人次获省新世纪人才项目资助,所有青年教师均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团队指导学生竞赛屡获佳绩,教学与科研实力同步提升。
(图文/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编辑/郭超 责编/杜海权)